我怕吃饭噎到,所以我就不吃饭了。这种因噎废食的闹剧,可能在基金圈上演。
不少投资公募基金的小伙伴都喜欢看盘中实时估值,告诉你一个坏消息,实时估值可能要被取消了。
【资料图】
最近,已经有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台收到相关通知了,要求于6月份下线实时净值估算的功能。
取消的理由也很奇葩,据说是因为估算净值和收盘后的实际净值会有差异,部分基民质疑基金经理“偷吃”。
这意思就是,你看到估值跟实际净值不符,所以你认为实际净值被基金经理“偷吃”了。如果把估值取消了,只看实际净值,那么基金经理就不会“偷吃”了,因为你看不出“偷吃”了嘛。你说这个逻辑可不可笑?
问题是这么可笑的逻辑竟然会被管理层采纳!这才是更可笑的地方!难道把估值取消,基金经理就不会“偷吃”了吗?
其实,基金盘中估值由来已久,早已是各大基金销售平台常见的一项数据,它的目的是可以实时帮助基民进行市场判断,它只是一个投资参考的指标而已。
可以说,实时估值对基金经理很不利,毕竟一举一动都在基金的眼皮底下显露出来。但是这对基民很有用啊,基民通过估值与实际净值的比较,可以及时判断基金经理的仓位是否在调整。
与基金公司相比,基民无论是从投研能力还是信息获取能力,明显是弱势群体,多一个参考指标,这不恰恰体现了资本市场的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吗?
不能说有人开车撞人了,就禁止机动车上路吧?
堵不如疏,建议管理层多考虑一下怎么对估值进行规范,而不是一刀切。比如设定科学统一的估值标准,比如当估值和实际净值出现较大差异的时候,需要基金公司说明原因等。
总之,不要再因噎废食了。
今天是周六,照例披露一下我的基金持仓。
截至6月9日,持有6只基金。今年以来收益率是-2.58%,同期沪深300指数是-0.9%。账户累计收益率是-8.14%。
持仓变动:没变化。
以上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标签: